產業(yè)政策

融資租賃須防三大風險
2015-01-23 08:44:11 來源: 瀏覽:3176 次
據媒體報道,上海自貿區(qū)成立后,融資租賃產業(yè)在區(qū)內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受到廣泛關注。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貿區(qū)內就已累計引進264家境內外融資租賃母體公司和314家項目子公司,累計注冊資本超過847.6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不單在上海自貿區(qū),近年來,中國融資租賃的規(guī)模一直飛速增長。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協會租賃業(yè)工作委員會統計,2009——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yè)務額分別約為2800億元、5000億元、10000億元、15000億元和20000億元,預計2014年底達到3萬億元。而融資租賃之所以如此紅火,還是緣于其通過“融物”達到“融資”的目的,與銀行貸款、典當等融資方式相比,對企業(yè)資信和擔保的要求相對不高,是中小企業(yè)可以利用的重要融資渠道,因而廣受青睞。
諸多利好企業(yè)所謂融資租賃,是一種以融資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資產所有權最終可以轉移,也可不轉移。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快捷、特定程序把金融和貿易緊密結合的一種通過融物達到資金融通的方式。其表面上是借物,實質上是借資,并以租金的方式分期償還。
當下,很多中小企業(yè)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進行設備購置和技術改造尤為重要,而這需要大筆資金。但因中小企業(yè)規(guī)模小、信用等級低、盈利不穩(wěn)定,通過銀行貸款、典當或境內外上市渠道,很難滿足資金需求。與之對比,融資租賃不僅能使企業(yè)不必單靠自身積累去擁有設備,還可以靠“占用設備”來產生效益,優(yōu)勢自然凸顯。
業(yè)內人士指出,融資租賃具有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期內掌握出租物所有權且有專業(yè)風險處置能力,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對企業(yè)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有發(fā)展、講誠信的中小企業(yè)往往能通過信用審查,只要出資企業(yè)認可市場前途就可進行融資租賃。而且,由于購物價款由租賃公司全額支付,企業(yè)只需分期償還租金,因而擁有很高的融資額。同時,租賃公司可根據企業(yè)資金實力、銷售季節(jié)性等情況,為之安排延期支付、遞增和遞減支付等還款方式,對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業(yè)很有幫助。此外,融資租賃屬表外融資,不體現在企業(yè)財務報表的負債項目中,不影響企業(yè)資信狀況,這對需要多渠道融資的中小企業(yè)非常有利,可通過融資租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最重要的,國家財政允許企業(yè)對租賃物件進行加速折舊,折舊款可于稅前償還租金,融資租賃還可享受直接投資減稅、加速折舊形成的所得稅減免、財政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能為企業(yè)有效節(jié)約成本。多種類別可選
據了解,目前融資租賃的類別多樣,從總體來看,融資租賃按照是否有余值并全額清償,可以分為經營性租賃和典型融資租賃。
經營性租賃,是指在交易過程中,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未實質轉移,余值風險由出租人承擔,承租人非全額融資,也非全額償付。此間,承租人的目的仍是為了進行中長期融資,最多可融到接近租賃物成本的90%;租賃物件的選擇由承租人決定,但出租人有否決權;租賃支付具有不完全性;租賃物件的維修保養(yǎng)可由雙方約定,既可由承租人也可由出租人負責;租賃合同可以約定中途不解約;租期結束,承租人可以退租、續(xù)租或留購;租賃物可不納入承租人資產負債表,承租人可實現表外融資。
至于典型融資租賃,業(yè)內人士指出,一宗典型的融資租賃交易,必定包含標的物的買賣和以該標的物為租賃物的租賃這兩類互為條件又相互獨立的交易,它們分別由相關的租賃物“買賣合同”和“融資租賃合同”體現。典型融資租賃包含至少“一個標的物、兩類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和至少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出賣人)”。此間,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至承租人,后者全額融資,全額清償,但資產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總體來看,典型融資租賃具體可分為以下三種基本形式:
直接租賃
是指企業(yè)(承租人)委托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需要、意愿和請求,通過出租人自由資金或向金融機構融資購入設備再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后者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約定,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賃期滿后,選擇留購、退租、續(xù)租。該種方式適用于企業(yè)購置新設備,通過融物達到融資目的。
回租賃
是指出租人將從承租人作為供貨人處取得的租賃物出租給承租人的融資租賃形式。其適用于企業(yè)盤活存量資產,獲得現金,優(yōu)化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或降低資產負債率。
轉租賃是指融資租賃合同的承租人作為出租人(即轉租人)將同一租賃物進行再次融資租賃的形式。租賃物的所有權歸第一出租人,轉租的目的是為了跨境租賃、管理方便和獲得租金差價收益。
在上述三種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典型融資租賃還演變出委托租賃、杠桿租賃、聯合租賃等形式。此外,目前還有分成租賃、風險租賃、結構共享式租賃、合成租賃等多種創(chuàng)新租賃形式,企業(yè)可依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款。
須防三大風險
當然,融資租賃也不是全無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首先,承租人應警惕市場風險。在市場環(huán)境下,不論是融資租賃、貸款還是投資,只要把資金用于添置設備或進行技術改造,都應先考慮用租賃設備生產的產品的市場風險,以免因為對這些因素了解不充分而加大市場風險。為此,承租人應事先做好細致調查,摸清產品的銷路、市場占有率和發(fā)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心態(tài)和消費能力。
其次,出租人應防范金融風險。由于融資租賃具有金融屬性,金融方面的風險貫穿整個業(yè)務活動,其中對于出租人來說,最大的風險仍是承租人的還租能力,因此從立項開始就應對此加以關注。業(yè)內人士指出,出租人可通過看會計報表、看企業(yè)主的人品和產品、看股權結構是否清晰來識別承租人的還租能力。同時,在風險控制上要強調“三落實”,即落實設備所有權,確保物權能到位、可追索;落實資金用途,防止挪用;落實連帶責任擔保、回購承諾等措施。
第三,須防技術風險。融資租賃的好處之一,就是先于其他企業(yè)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實際運作中,技術先進與否、是否成熟、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權益等,都是產生技術風險的重要原因。嚴重時會因技術問題,使設備陷于癱瘓狀態(tài)。這些因素都應當引起承租企業(yè)與融資租賃公司的關注,只有提前科學制定相應的對策,才能有效加以防范。
事實上,不單在上海自貿區(qū),近年來,中國融資租賃的規(guī)模一直飛速增長。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協會租賃業(yè)工作委員會統計,2009——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yè)務額分別約為2800億元、5000億元、10000億元、15000億元和20000億元,預計2014年底達到3萬億元。而融資租賃之所以如此紅火,還是緣于其通過“融物”達到“融資”的目的,與銀行貸款、典當等融資方式相比,對企業(yè)資信和擔保的要求相對不高,是中小企業(yè)可以利用的重要融資渠道,因而廣受青睞。
諸多利好企業(yè)所謂融資租賃,是一種以融資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資產所有權最終可以轉移,也可不轉移。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快捷、特定程序把金融和貿易緊密結合的一種通過融物達到資金融通的方式。其表面上是借物,實質上是借資,并以租金的方式分期償還。
當下,很多中小企業(yè)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進行設備購置和技術改造尤為重要,而這需要大筆資金。但因中小企業(yè)規(guī)模小、信用等級低、盈利不穩(wěn)定,通過銀行貸款、典當或境內外上市渠道,很難滿足資金需求。與之對比,融資租賃不僅能使企業(yè)不必單靠自身積累去擁有設備,還可以靠“占用設備”來產生效益,優(yōu)勢自然凸顯。
業(yè)內人士指出,融資租賃具有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期內掌握出租物所有權且有專業(yè)風險處置能力,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對企業(yè)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有發(fā)展、講誠信的中小企業(yè)往往能通過信用審查,只要出資企業(yè)認可市場前途就可進行融資租賃。而且,由于購物價款由租賃公司全額支付,企業(yè)只需分期償還租金,因而擁有很高的融資額。同時,租賃公司可根據企業(yè)資金實力、銷售季節(jié)性等情況,為之安排延期支付、遞增和遞減支付等還款方式,對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業(yè)很有幫助。此外,融資租賃屬表外融資,不體現在企業(yè)財務報表的負債項目中,不影響企業(yè)資信狀況,這對需要多渠道融資的中小企業(yè)非常有利,可通過融資租賃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最重要的,國家財政允許企業(yè)對租賃物件進行加速折舊,折舊款可于稅前償還租金,融資租賃還可享受直接投資減稅、加速折舊形成的所得稅減免、財政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能為企業(yè)有效節(jié)約成本。多種類別可選
據了解,目前融資租賃的類別多樣,從總體來看,融資租賃按照是否有余值并全額清償,可以分為經營性租賃和典型融資租賃。
經營性租賃,是指在交易過程中,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未實質轉移,余值風險由出租人承擔,承租人非全額融資,也非全額償付。此間,承租人的目的仍是為了進行中長期融資,最多可融到接近租賃物成本的90%;租賃物件的選擇由承租人決定,但出租人有否決權;租賃支付具有不完全性;租賃物件的維修保養(yǎng)可由雙方約定,既可由承租人也可由出租人負責;租賃合同可以約定中途不解約;租期結束,承租人可以退租、續(xù)租或留購;租賃物可不納入承租人資產負債表,承租人可實現表外融資。
至于典型融資租賃,業(yè)內人士指出,一宗典型的融資租賃交易,必定包含標的物的買賣和以該標的物為租賃物的租賃這兩類互為條件又相互獨立的交易,它們分別由相關的租賃物“買賣合同”和“融資租賃合同”體現。典型融資租賃包含至少“一個標的物、兩類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和至少三方當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出賣人)”。此間,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至承租人,后者全額融資,全額清償,但資產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總體來看,典型融資租賃具體可分為以下三種基本形式:
直接租賃
是指企業(yè)(承租人)委托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需要、意愿和請求,通過出租人自由資金或向金融機構融資購入設備再出租給承租人使用,后者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約定,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賃期滿后,選擇留購、退租、續(xù)租。該種方式適用于企業(yè)購置新設備,通過融物達到融資目的。
回租賃
是指出租人將從承租人作為供貨人處取得的租賃物出租給承租人的融資租賃形式。其適用于企業(yè)盤活存量資產,獲得現金,優(yōu)化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或降低資產負債率。
轉租賃是指融資租賃合同的承租人作為出租人(即轉租人)將同一租賃物進行再次融資租賃的形式。租賃物的所有權歸第一出租人,轉租的目的是為了跨境租賃、管理方便和獲得租金差價收益。
在上述三種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典型融資租賃還演變出委托租賃、杠桿租賃、聯合租賃等形式。此外,目前還有分成租賃、風險租賃、結構共享式租賃、合成租賃等多種創(chuàng)新租賃形式,企業(yè)可依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款。
須防三大風險
當然,融資租賃也不是全無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首先,承租人應警惕市場風險。在市場環(huán)境下,不論是融資租賃、貸款還是投資,只要把資金用于添置設備或進行技術改造,都應先考慮用租賃設備生產的產品的市場風險,以免因為對這些因素了解不充分而加大市場風險。為此,承租人應事先做好細致調查,摸清產品的銷路、市場占有率和發(fā)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心態(tài)和消費能力。
其次,出租人應防范金融風險。由于融資租賃具有金融屬性,金融方面的風險貫穿整個業(yè)務活動,其中對于出租人來說,最大的風險仍是承租人的還租能力,因此從立項開始就應對此加以關注。業(yè)內人士指出,出租人可通過看會計報表、看企業(yè)主的人品和產品、看股權結構是否清晰來識別承租人的還租能力。同時,在風險控制上要強調“三落實”,即落實設備所有權,確保物權能到位、可追索;落實資金用途,防止挪用;落實連帶責任擔保、回購承諾等措施。
第三,須防技術風險。融資租賃的好處之一,就是先于其他企業(yè)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實際運作中,技術先進與否、是否成熟、是否在法律上侵犯他人權益等,都是產生技術風險的重要原因。嚴重時會因技術問題,使設備陷于癱瘓狀態(tài)。這些因素都應當引起承租企業(yè)與融資租賃公司的關注,只有提前科學制定相應的對策,才能有效加以防范。